CN
EN CN
0755-33218492
1216374743

新闻资讯

资讯速达,实时了解鸿陆的最新动态

当RFID技术遇上液氮罐——看如何解决“找管难”问题?

  • 时间:2025-03-20
  • 作者:鸿陆技术
  • 浏览:228次
  • 分享
  • A+ A-

传统液氮罐的存取过程需手动进行,存在样品管直接暴露在环境温度下的情况。样本暴露时间、暴露期的温度变化曲线无法监控和追溯;在取出选定样品管时往往连带其他样本暴露在环境温度下,长期的反复存取过程使其他样本的存储条件发生偏差。反复暴露于环境温度(反复复温至-60℃甚至更高)会使细胞内部形成冰晶、导致破裂死亡,真正能用于实验的优质样本量显著减少。



生物样本的长期保存是医学研究、生物制药和遗传资源保护中的核心环节。从细胞、组织到DNA、RNA,这些生物材料的活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液氮罐作为超低温存储的关键设备,承担着保存干细胞、生殖细胞、组织样本等珍贵生物样本的重任。这些样本被封装于冻存管内,在液氮罐 - 196℃的极寒环境中长久储存,以维持其生物活性与完整性。然而,随着样本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在如此严苛的低温条件下,高效、精准地管理冻存管,成了科研人员与样本库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直以来,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都在常温环境下运行稳定,但一旦置身于液氮罐内的极低温环境,便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一方面,低温会严重影响电子元件的性能,甚至彻底瘫痪。另一方面,极低温可能致使RFID电子标签与RFID读写器的材质发生物理变化,如变脆、收缩等,进而干扰射频信号的传输与接收。为攻克这些难关,研发人员全力投入,专门研发出适用于极低温环境的RFID设备。在RFID标签设计上,采用特殊的耐低温材料制作天线与芯片封装,确保在 - 196℃的液氮环境中,RFID标签依然能够维持结构完整与电气性能稳定。对于RFID设备内部电子元件进行低温适应性筛选与防护处理,保证在液氮罐周边的低温环境中,RFID读写器能够稳定地发射与接收射频信号。



首先,在冻存管装载样本并准备存入液氮罐之前,需将特制的RFID电子标签牢固地粘贴于冻存管外壁。标签内预先写入样本的详尽信息,涵盖样本名称、来源、采集时间、所属项目、存储条件要求等关键内容。工作人员借助专门的RFID读写设备,将这些信息精准无误地录入RFID标签,并与样本库管理系统建立关联。例如,在一项干细胞研究项目中,每份干细胞样本对应的冻存管都被赋予独一无二编码的RFID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记录着干细胞的供体信息、细胞类型、采集日期以及培养代数等核心信息。


其次,对液氮罐内部进行合理规划,划分出不同的存储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特定的样本类别或项目。在液氮罐的开口处及内部关键位置,安装多个RFID读写器。这些RFID读写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样本库管理系统相连。RFID读写器的安装位置经过精心考量,确保能够全面覆盖液氮罐内的各个存储区域,实现对罐内所有冻存管的实时监测。以大型液氮罐为例,除在罐口安装主RFID读写器外,还在罐内不同高度与层面设置辅助RFID读写器,构建起全方位的信号覆盖网络。



最后,当带有RFID标签的冻存管放入液氮罐后,RFID读写器会持续实时监测标签信号,获取冻存管的位置信息以及标签内存储的样本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即时传输至样本库管理系统。系统依据接收到的数据,实时更新冻存管的存储状态,包括其所处位置、入库时间等。当需要取用某一冻存管时,工作人员在管理系统中输入样本信息,系统通过分析RFID读写器反馈的数据,迅速定位目标冻存管在液氮罐内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依据系统指示,精准取出所需冻存管。与此同时,RFID读写器自动记录冻存管的取用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并上传至系统,形成完整的操作记录。


RFID技术具有批量识别的优势,在对液氮罐进行盘点时,工作人员无需逐个扫描液氮罐,只需将RFID读写器在存储区域进行一次大范围扫描,即可同时读取多个液氮罐上的RFID标签信息,并与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库存数据进行比对。这种批量识别功能不仅提高了盘点效率,还能确保盘点结果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人工盘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或重复计数等问题。通过定期的快速盘点,样本库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库存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样本丢失、错放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由于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的样本信息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当工作人员拿取液氮罐时,RFID读写器可以对拿取的冻存管进行实时验证。如果拿取的液氮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RFID读写器会发出提醒,避免工作人员错拿样本。同样,在将液氮罐放回存储区域时,RFID读写器也能根据标签信息判断放置位置是否正确,防止错放现象的发生。这种智能化的防错机制有效保障了样本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因人为失误导致样本损坏或丢失的风险。


RFID技术与液氮罐的结合,不仅解决了“找管难”问题,还为极低温环境下的冻存管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液氮罐内冻存管的高效、精准管理。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样本库管理等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普及,为提高样本管理水平、保障样本质量和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未来RFID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创新。


(部分图文来源于RFID实验室管理,侵删)

继续阅读